“阴阳五行”是反科学的吗?在文化与科学之间,你认为哪个更重要一些呢?

首先说说阴阳——阴阳是构成事物的在属性上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的本义是“暗”,就是没有日光照射,由此归纳演绎引申——没有阳光所导致的或导致没有阳光的——暗、凉、寒、看不见、静止、月、秋冬、降、里等等特性,用“阴”来抽象和概括。反之阳的本义是“明”,是有日光照射,由此归纳演绎引申——明、热、温、显见、变动、日、春夏、升、表等等,用“阳”来抽象和概括。所以“阴阳”并不是对形质的具体描述,而是对其特性的抽象和概括。天阳地阴,是在天地这个系统内对天(宇宙环境下的大气环境)的规律和特性,对地的规律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天不是指宇宙星空,而主要是指在宇宙环境下地球的大气环境)——由此看来以阴阳来概括天地的运动规律哪里违背了科学和反科学了?不正是对大气环境的运动规律及其特点,对土地(特别是土——农业生产的基础)特性特点的高度概括吗!现在的科学对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及特点又有多少更系统和高屋建瓴性的阐述?再说五行——木火土金水——是古人为了更好地农业生产,在研究星(包括日、月、北斗-北极、星空的星座群-星宿等)地(包括气候、物候、农事、动植物生长等等)关系中,对季节、气温特点、相关星座群、物候特点、农事要点、畜植要领等的抽象和概括。比如在春季:北斗勺柄在黄昏时东指,青龙星宿在黄昏时出现在东方星空,冰雪消融,气温回暖,草木因回暖而生机萌发并逐渐旺盛,大地逐渐披上草木的青色,百花开放,风挠动枝叶的现象更明显,日晷的日影(在北半球)逐渐变短(“明”变多,“暗”变少——阳逐渐长,阴逐渐退)。农事以作物生根发芽为主要表现等等,这构成了“东-龙-春-温-阳升-生发(草木)-风”的现象组合,而内在的联系就是“阳长”,而最能归纳、抽象和概括这些现象组合的,又跟我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就是“木(柔而多生发,上展下垂)”——由此构成了——东、春、木、风的“木行”。所以“行”的意思应理解为“xing”,表示内在的规律(此更妥)。以此类推——火、金、水行,唯“土行“是指土地、中央,一年四季的中间——是四季中土应之而生万物,是在中央而对四方观察,是“帝星”(北极星垣)居而巡视周天之所(此亦为古之帝王必争中原,极少出宫墙之故,亦是中华以黄帝为尊之源)。